您的位置:首页 > 平江乡情 > 平江人物平江人物

自唐朝开始,平江古朝代名人

更新时间:2015-5-22 19:22:00  字体显示:

文章来源:平江在线 作者:爱上钓鱼

平江自称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平江这块土地养育出了无数的出众人才,从古到今英雄辈出。
 
       一、唐代
 
       唐代名人,志书无考,从各姓氏族谱所载:有吴银青、官至吏部尚书。徐安贞、刘光谦、陈希烈、陈善基、白琪、李林甫都是侍郎。
 
       二、宋代
 
       宋代是平江历史上人才济济的时代。平江的读书风气盛于宋代,李儒用等大都受业于朱熹门下。从此平江盛起读书风气。据同治县志统计:平江籍人在宋代中进士的有53人,中举人的有117人,有三次全省会试,一榜全是平江人,其他县市一个也没有。如宋淳佑四年,一榜五人全是平江人,淳佑七年一榜七人,也全是平江人。宋代平江的进士、举人分别占宋、元、明、清四代总数的80%、39%。
 
       著名人物有李纲、李纯、李宾王。李纲、李纯是一对孪生兄弟,一同高中进士。李纲官至轻车都尉,李纯知安庆军事。李宾王是李纯之子,劝民农桑有功,升迁为司农少卿。
 
       邓雅,字彦正,身长八尺,博通经史,尤谙孙吴兵法,无战不胜,官至御史中丞,加安定郡侯。
 
       吴景缌,中进士后,迁武昌县令,卓著才华,宋高宗亲自召见,询问治国方略。他提出:“振朝纲,定国本,开言路,谨边防,修兵政,厚风俗”。高宗嘉纳,封为朝请大夫,后封为武昌县开国男,赐紫金鱼袋。
 
       徐炳,宝庆二年进士,任命为潭州(长沙)县尉,为官清正,廉洁奉公,当时有“不要钱”之称誉。
 
       罗孝芬,是平江唯一的探花郎,后官至吏部郎。
 
       方从周,官至刑部和吏部尚书。
 
       李儒用、吴雄、毛友诚、徐炳、方暹、鲁仕能、镇等被称为九君子,后人在县城建有君子祠纪念他们。
 
       王旦,萃县人(山东),曾为平江县令,后官至丞相。赐平江县署建造鼓楼。
 
       三、元代
 
       胡天游,天资聪明,七岁能诗,后成为诗人,称之为当代杜甫。
 
       按滩不花,蒙古人,元延佑年间任平江州判,曾主持纂成《平江州至》。
 
       四、明代
 
       艾穆,中举后,迁国子监助教,因才华出众,刚正不阿,为朝廷所重视,后迁为刑部主事和员外郎,户部郎,转四川佥事,在四川任上,平反冤假错案数十余起,四川人民呼艾青天。艾穆在外为官一世,告老还乡时仅有几副书担,回到平江生活困难,也不准家人向县署反映。
 
       黄昭道,中进士后,任命为长山县知县,为官清正,提名为御史官,黄升为御史官后,因支持上告宦官刘瑾,被判成诬陷大臣罪,被刘瑾打成跛子,并撤了职。五年后刘瑾服法。黄起任为江西佥事,后迁云南左参政官,搞好了都邦关系,晋升为云南右布政史官,转左布政史官。
 
       艾科,七、八岁时就有过目不忘,过耳能诵的本领,志书称他学兼六艺之长,文有三苏之气。
 
       喻原英,正统六年(1441),平江受灾甚重,饥民遍地,他自愿出谷一千二百担赈济灾民,英宗皇帝赐他洋酒,旌为义民,免本户差役三年。
 
       李仲森,黔江人。明嘉靖初由监生授平江县丞,清廉勤慎,治事有绩,死时囊空如洗。平江人为他编了一首歌谣:“显赫李公、清廉无比,藿食敞衣,一毫不取,中道弃捐,囊空如洗,士民哀号,声震百里”。
 
       夏子谅,四川涪州人,举人。隆庆元年(1576)任平江知县,劝谕绅士富户筑建县城城墙、丈量田亩、纂《平江县志》。
 
       五、清代
 
       黄佳观,拔贡出身,在华阳任知县时,不受贿赂,不畏强权、秉公断案,群众称他断案如神,深得群众拥护。
 
       李佑厚,屡建战功,记名提督,封效勇巴图鲁,赏一品封典。
 
       李次青,(元度)爽口人。清朝著名的才子,他以举人六试礼部不第,遂投入曾国藩部任参赞,先后受用云南按察使,赐号包尔固楞巴图鲁,后官至湖南布政使。他著文三十多种,名著有《国朝先正事略》、《天岳山馆文钞》、《湖南通志》、《南岳志》、《平江县志》,共八百多卷。
 
       张岳龄,(子衡),才艺与李次青不相上下,随左宗棠征战四方后,授陕西按察司,长于诗,著有《铁瓶诗抄》。
 
       余虎恩,金窝人,出身极贫,被迫从军,胆大,力气过人,从军后投入曾国藩军中,从战有功,提升为总兵,赐号精勇巴图鲁。后被左宗棠选用,任命为陕安镇总兵,赐一套黄马褂,后统领湘军驻守岳州,因捕盗有名,朝廷封他为二等男爵,授喀么噶尔提督。
 
       钟昌勤,道光癸卯科举人,庚午科进士,后入川,历任知县、知州、知府并兼学政,后任道员兼盐运使。
 
       苏舆,聪明好学,十二岁通十三经,十三岁应童试,补博士弟子员,三十岁中进士,旋即授庶吉士入翰林院,为平江历史上第一个翰林。
 
       张礼文,慷慨捐修学校、道路、桥梁、育婴堂。还乐对贫病者施金。
 
       余远骐,慷慨捐资修寺院、学堂,建城西宝塔,花三千多两银,五十岁修大衍桥,六十岁修甲子桥,还修了肥田大陂堰,灌田三万余亩。被举孝廉方正。
 
       杨世芳,睢州人,康熙58年进士,平江知县,爱民重士,增修九州陂、万寿陂等处渠堰,又倡建天岳书院。
 
       谢仲坃,广东阳春人,乾隆五年任平江知县(1740),为了解决平江山多田少、粮食严重不足的困难,自带安南薯种,请来广东师傅,告诉群众栽茴,大获其利,解决了群众吃饭问题,后来群众为了纪念他,在县城建了一个“谢候祠”。
相关链接
收藏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