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为什么要加入商会?
企业为什么要加入商会?这不仅是未加入商会的企业思考的问题,也是众多商会组织关心的命题。只有真正搞明白大家的一些疑问,对企业和商会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企业不需要商会。随着市场经济兴起,商会作用越发凸显。各类企业,尤其是大中企业,既对商会充满一定的“心理预期”,又非“刚性需求”,他们既是商会重点宣传和发展的对象,又是未来商会的中坚力量和希望所在。
一、企业加入商会,获取的是社会身份、成长环境和学习动力,等于过上了一种“组织生活”
国内学者对商会的研究相对缺乏,不少商会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甚至对商会究竟是什么也搞不清楚,但对商会不是什么却很明白,就是在“如果造成某某现象和局面,绝对不是商会”的假设情境下,通过“顶层设计”、风险控制和创新实践,创造了商会的历史。
商会作为企业和企业家的组织,是这个利益群体合法权益的“代言人”,它具有社会组织的共同性,就是合法性、自主性、自律性和服务性。合法性使商会身份“名正言顺”,商会活动“师出有名”,商会建设“有章可依”,发展会员“光明正大”;自主性使商会发展“机动灵活”;自律性使商会“规范化、制度化”并“自我约束”;服务性更使商会秘书处工作“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上联政府,下接企业,商会虽在政企之间“夹缝生存”,但通过密切分工与良性互动,恰恰能“左右逢源、长袖善舞”,以聚合的力量和社会的影响拓展了自己的话语空间,提供了新时期政商关系的解决方案。从单一企业的“政府主导、管理和企业依附”关系,到“合作、博弈和均衡”新型关系,商会起到了桥梁、纽带和智囊作用,成为企业的“娘家”、政府的助手。例如:温州商会在全国的率先成立与发展后, 在行业治理、社会管理、政府互动及至商会内部发展等多方面均有不俗绩效,成为国内诸多商会的仿效对象。
商会的地位也随着经济贡献、社会影响和会员质量而“有为有位”,不少商会会员在各级人大、政协、工商联、青联、民主党派中等兼任职务,会员企业自身发展也与商会知名度、相得益彰。同样,“声名鹊起”的商会也吸引了一些知名民营企业家为代表的新阶层人士参与商会建设。
例如,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当选首届浙商总会会长;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当选首届四川省川商总会会长;北京陕西企业商会有: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搜狐CEO张朝阳、爱国者总裁冯军等;北京湖北企业商会有: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居然之家总裁汪林朋、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湘鄂情董事长孟凯、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等;北京广西企业商会有:阳光100集团董事长易小迪、搜房董事长莫天全、纽曼公司总裁唐未德等;北京四川企业商会有:眉州东坡集团董事长王刚、好利来集团总裁罗红等;此外,中坤董事长黄怒波曾担任过北京宁夏企业商会会长;第十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新华联集团总裁傅军曾担任过北京湖南企业商会会长等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会不在大,与谁同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些商会的“大老板”会影响到一批自己的“粉丝”(中小企业、小微企业业主)加入。在某种意义上,企业选择商会,获取的是社会身份、成长环境和学习动力,等于过上了一种“组织生活”。
相关链接